新闻动态

有线电视线路放大器供电电压压降及供电故障判
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19-12-04 00:56 浏览: 次
因为每100米某种品牌、某种规格的电缆,馈送60V电源后电压会降低(电压降)几伏,那要看通过这段电缆的电流大小。通过的电流愈大,电压降也就愈大。通过电流的大小,和其下面所挂的放大器数量有关,放大器数量愈多,消耗电流愈大,流过电缆的电流越大,电缆的电压降就愈大。因此,没有“某某电缆百米通电电压降”这个参数。
百米 馈电电缆的电压降,只能用“百米电缆的环路电阻×通过电缆的电流”这个算式计算出来。
在纯电缆馈电时(即不借用钢绞线输电),百米电缆的环路电阻=百米电缆外导体电阻+百米电缆内导体电阻
因此,楼主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,首先要搞清楚电缆的直流电阻值。常用电缆的直流电阻值如下表所示:
百米 馈电电缆的电压降,只能用“百米电缆的环路电阻×通过电缆的电流”这个算式计算出来。
在纯电缆馈电时(即不借用钢绞线输电),百米电缆的环路电阻=百米电缆外导体电阻+百米电缆内导体电阻
因此,楼主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,首先要搞清楚电缆的直流电阻值。常用电缆的直流电阻值如下表所示:
常用电缆的直流电阻值表(单位:Ω/百米)
可见,编织网电缆的外导体电阻值,远远大于内导体的电阻。
用电缆内供电的分配网络,供电电压降低量(电压降)=通过电缆的电流×电缆的环路电阻。
电缆的环路电阻=(外导体百米电阻值+内导体百米电阻值)×电缆长度(百米数)
以-12铜编网二屏蔽电缆来说,外导体的百米电阻值是1.37Ω,内导体是0.26Ω的,每百米的环路电阻是1.63Ω,外导体占84%,内导体占16%。这就意昧着,电缆供电的电压降低量,84%降低在外导体上,只有16% 降低在内导体上!
楼主“供电器到光节点-12电缆300米测量电压56V(备注:供电器实测输出65V),压差9V。”
-12电缆300米的环路电阻是1.37×3=4.89Ω,电缆送电电流=电压降9V÷环路电阻4.89Ω=1.84A。
8台放大器,平均每台放大器消耗电流=1.84[size=18.6667px]÷ 8=0.23A。
笔者测量过自己所用单模块放大器的耗电电流是0.26A,双模块放大器有0.28A。楼主这例的计算值低,是由于楼主实施纯电缆供电,电缆的压降损耗大,达到放大器的电源电压太低引起的。。
光节点后300米-12电缆降低电压9V,其中外导体占84%,即降低电压7.56V;内导体占16%,即降低电压1.44V!
网络中的电缆使用时间长久以后,电缆接头难免进水而引起表面氧化和霉断, 会增加外导体电阻,从而导致送电电压降进一步增大!
楼主给出的几个测量结果:“串联二级放大器48V,-12电缆长度大约68米,压差3V。串联三级放大器43V,-12电缆长度大约120米,压差5V。串联四级放大器41V,-12电缆长度大约50米. 压差2V左右。”,人家也无法判断其中有没有故障,因为所列各段电缆下面总共挂及台放大器不知道,无法计算通过电缆的电流(用“单台放大器耗电0.26A×放大器台数”来估算),就不能计算出电压降数值。
楼主只能自己计算了。当然,如果楼主能画出草图,标示出所有放大器及各段电缆长度,笔者也可代为计算。
楼主想通过寻找计算方法和判断故障点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,这个办法是有的,但是测量计算有点复杂,寻找故障点也很麻烦。
笔者不建议采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,我们在1999年建造网络的时候,采用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,一直没有发生过楼主遇到的问题,从来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个问题!这个办法就是将供电器、光接收机、放大器的外壳和钢绞线紧紧连接并且接地 ,让钢绞线、大地和电缆的外导体并联输电, 用φ5.4钢绞线时可 使-12电缆的外环回路电阻从1.63Ω降低到0.74Ω,降低率为45.4%,电缆的输电电压降亦降低45%左右,到达最末端放大器的电压升高;即使电缆外导体因接头进水霉断失去供电功能,此时虽然这段电缆的外环回路电阻有所增加,但也只有纯电缆供电电阻的60%左右,输电电压降也只有纯电缆供电的60%左右,比纯电缆供电时还要好,因此不会出现明显的故障现象,更不会停电。